01
六種不同的時間觀
來自美國心理學會前主席津巴多,他寫過一本書,叫《時間心理學》,時間觀就是這裏面提出的一個概念。
津巴多說的是,如果我們把時間分爲過去、現在與未來三個維度,不同的人,他們的注意力,在三者上的分布是不一樣的,而且不同的人關注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方式也不一樣。
具體分了六種。
第一種,過去積極時間觀。擁有這種時間觀的人,比較關注過去的美好回憶。喜歡保存過去的照片、相冊。他們喜歡慶祝,喜歡過各種節日。
第二種,過去消極時間觀。擁有這種時間觀的人,比較關注過去讓人不滿意的部分,經常在想“當時我要是這麽做就好了”“當年我真不該怎樣怎樣”。
第三種,現在享樂時間觀。也就是比較關注此時此刻的感官刺激,現在開心才最重要,今朝有酒今朝醉。
第四種,現在宿命時間觀。有這種時間觀的人,也是某種意義上的活在當下。但是跟熱衷享樂的人不一樣,他們之所以活在當下,是因爲他們認爲人的努力對改變命運不會有太多的作用,或者環境已經替我們決定了,所以生活有什麽就接受什麽。
第五種,未來導向時間觀。擁有這種時間觀的人,比較關注未來和計劃,喜歡提前做計劃,并且相信自己可以做成自己計劃的事,他們讨厭拖延,會延遲滿足。
第六種,超越未來導向時間觀。有這種時間觀的通常都是宗教信仰人士,更關注今生的努力對來生的影響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占主要地位的時間觀,你的時間觀跟你的思想、感覺和行爲表現都有關系。
比如面對一桌美食,擁有現在享樂時間觀的人就會吃飽吃撐,今朝有酒今朝醉;而擁有未來導向時間觀的人就會更多地節制。
再比如有的人一定要把明天的事情安排好才能上床睡覺,有的人會覺得明天起來再安排也不是問題。
你可以想想,你是什麽時間觀的人呢?
當然,我們的時間觀也會随處境變化。比如,當一個人必須完成某項結果很重要的工作時,未來時間觀念會占上風;當他已經完成了某項工作到了慶祝時間,享受當下的時間觀念就占據上風。
也就是說,當另一種時間觀取得優勢地位,原來的時間觀就會暫時消退。
知道這些對我們有什麽意義呢?
前面我們說到,焦慮是一個人對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的一種消極想象和失控感。那麽你可能想到了,是不是說如果一個人更多地去活在當下、不去想以後,焦慮就減少了?某種意義上是的。
那些始終在爲未來考慮的人,解決焦慮的方法就是定目标和計劃,展望未來,讓自己看到希望。
你可能會問,難道這樣不好麽?
其實心理研究已經證明了,那些爲未來而活的人現實中可能更容易焦慮。因爲他們想到未知的未來會有各種不确定性,會擔心自己的能力和運氣能不能把自己帶到那個想要的未來,會評判自己是不是足夠努力,然後動用意志力這個肌肉不斷用“自控”來要求和鞭策自己。
當你過度緊張未來的時候,你的生活就會像一個沒有終點線的長跑,你永遠不會感到滿足和滿意。
比如很多家長對孩子的焦慮就屬于這種,他們看到孩子的現狀就會聯想到未來:就他這個學習水平将來能上好的學校麽?能有好的出路麽?于是變得對現在沒有耐心和容忍度,容易憤怒,整個人像一個繃得很緊的弦,自我狀态不佳,親子關系也趨于緊張。
但是如果你過度享樂當下,可能會在未來感到遺憾,覺得沒有爲一個長期目标努力過。而且說實話,在現在這個時代,有太多的聲音在提醒你,要對未來有規劃,真正做到無視這些聲音是很難的,我們也很難自欺欺人地說,我就是從來不去想明天的事兒,不想下個月的事兒,我活在當下就好了。
所以估計你也能猜到,最理想的時間觀是什麽:能夠積極地回憶和看待過去,有适度的未來時間觀導向,有适度的享受當下的時間觀導向——生活在這種狀态的人,也是最不容易焦慮的。
02
平衡時間觀行爲配比
這就引出第二個重點,也就是:我們如何能達到這種狀态呢?既然前面說了,時間觀就像人生觀、價值觀一樣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,那是不是也很難改變?
在這裏,我想再次重複我前面講過的一個觀點:我們改變自己,不是通過概念,而是通過行動。
所以,我在這裏推薦給你的方法就是:協調你的時間觀,進行行爲配比。
你有沒有想過,你所有的行爲,都屬于時間觀行爲,你不是被這種時間觀就是被那種時間觀占據注意力。不同的人進入同一個時間觀的行爲是不一樣的,比如說進入享樂的時間觀裏,有的人需要的就是一頓美食,而有的人是跟三五好友聚會,有的人是讀上一本精彩的小說。
所以我們就要對不同的行爲進行配比,也就是說,假設你一天除了睡覺有16個小時,你要把它們分配在不同時間觀裏。
如果你是個整天忙忙碌碌、憂心忡忡的人,你就要制造機會,讓自己在一段時間裏,把注意力放到當下,比如全心全意陪孩子玩耍,比如和你親密的人沒有任何目的地聊聊天。
在這裏,我給那些覺得自己很忙碌、同時狀态不好、感到焦慮的人三點建議:
第一,把玩樂時間和心流時間放進你的時間表裏。
時間是我們擁有的最珍貴的禮物,要學會把它送人,送給你生命中重要的人,他們可能是家人、朋友、孩子,也可能是你自己。要在這些人身上花時間,送給這些人的時間就是共享的玩樂時間。
這些時間其實是一個人充電和再生的時間,也是找到快樂的時間,這種愉悅感會平衡掉很多工作時間裏面的焦慮,改善你的情緒和激素分泌水平。
還有一種時間就是 心流時間 。
心流是一個積極心理學的概念,指的是一個人的精神狀态從無序走向有序的最優體驗。焦慮本身其實是一種無序的狀态和感覺,緊張,擔憂,恐懼。而這一切的反面應該是什麽?是注意力的專注,是有一個願意爲之付出的目标,是能夠達到忘我的狀态。
實驗證明全神貫注會減輕腦力負擔,心流較強的人會關閉其他資訊通道,隻把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。
可以讓你進入心流狀态的活動,一定是有挑戰性的,而且挑戰要有适當的難度,要跟你的技能匹配。當難度太大,就會産生挫敗感。當難度太低的時候,你就會厭倦。伴随難度的提高,你能感受到自己技能的提升,這種沉浸狀态,就是值得鞏固的心流時間。
所以你可以問問自己,你做什麽事情的時候會産生心流呢?
除了打電子遊戲以外,你要找一項活動,積極健康,又不影響他人,讓自己有意義地沉浸在裏面,這個時間就是心流時間。有的職業,比如作家、外科醫生、攀岩高手等,他們日常就會經常處在心流狀态。
那麽屬于你的心流時間是什麽呢?
第二,簡化你的目标。
要知道,你的目标越多、越複雜,你就會花越多的時間在制定和調整目标上。
你的年目标、月目标、周目标裏面隻寫那些必須要做的,不能延後的事情,沒有就不要寫。然後每個時間段問自己什麽事情如果現在不做,以後就會後悔,把這個事情列上日程。
你的長期目标,如果是一個綜合的目标,就把它拆分爲簡單的行動清單。然後你每天對這個行動進行簡單重複的打卡,這其實就是把你的未來時間觀行爲,變成一種簡單的長期主義行爲,它屬于未來,也屬于現在,它可丈量、讓你有掌控感。
第三,重視即刻就做的力量。
很多人有了想法的時候經常停留在做計劃,或者自我譴責、懷疑等情緒裏面,他覺得自己很忙,但是這個忙叫做“心忙”。
比如,看到屋子裏好亂,等下朋友來了會不會覺得我生活沒有秩序啊,然後手機搜索阿姨上門,找不到好的,或者好的太貴,各種糾結。其實這個時候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拿起拖把或者抹布,從你認爲亂的地方開始整理,有一點改變是一點改變,把擔憂變成行動,而不是隻是想象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主導的時間觀,最理想的時間觀是能夠積極地回憶和看待過去,有适度的未來時間觀導向,有适度的享受當下的時間觀導向;對焦慮的忙碌人士來說,平衡自己的時間觀行爲配比,是值得嘗試的一種生活策略。